柑之源:小青柑上的“白霜”,别再误会它了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柑之源:小青柑上的“白霜”,别再误会它了

       c位出道的小青柑在短短不到几年的时间里,就凭借着出众的外表,独特的口感及浓郁的清香受到了许多茶友的喜爱与青睐,但出名的同时,小青柑也在茶友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疑问的炸弹种子,许多茶友在拆开包装纸后,发现上面有着一层白霜,担心难道是存的太久都发霉了?这发了霉的茶还能喝吗?

  那今天小编与大家一同来揭秘下关于小青柑身上“白霜”不为人知的一面。

  1、小青柑上的“白霜”是什么?

  其实“白霜”我们并不会太陌生,不过平时我们会以另一种名称来叫它,那就是“果霜”,比较明显的案例就有柿饼上常见的白色雾体的物质,除此之外许多果脯类上我们也都能看得到。

  这是因为新鲜的生果被晒成果脯时,体内大量的水分、葡萄糖、果糖等水分蒸发,这些物质就会渗出,在表面凝结成“果霜”。

  小青柑的“白霜”原理也与其类同,在被称为小青柑“核心地区”的新会,“白霜”又被称为“脑晶”或“柑油晶”,是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,由青柑内的油类物质所形成的结晶物质。

  小青柑的果油含量比较高,在日晒或低温烘焙的情况下,果油快速挥发将柑内糖分带出,从而形成“白霜”。

  2、形成“白霜”的条件

  “白霜”的出现也是小青柑好品质的保证,但不是普遍小青柑都能产生的,得需要满足几个条件。

  首先得是青皮柑,因为青柑仔在整个“柑家族”中的柑油量是最高的,柑油的含量也随柑果的成长逐渐降低转化为糖分。

  再者就是只有果油含量高、品质好的小青柑才能形成“白霜”,而新会柑核心产区也是小青柑品质的重要保证。

(小青柑制作工艺:日晒)

  最后需经过日晒或者低温风干工艺下的小青柑才会出现“白霜”,因低温或者日晒下条件下,小青柑油囊不易被堵塞和破坏,才会形成“白霜”。

  3、区分“白霜”与"发霉"

  “白霜”≠“发霉”,但如果存在工艺不当、包装不好、存储受潮等客观原因也会导致“发霉”,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该如何去辨别呢?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感官方面来进行区分:

  1、视觉,“白霜”呈白色,霉菌以褐色或者墨绿色常见,再明显些的上面会出现霉斑,柑皮内馕部分也需要注意,在发霉的情况下,表面角质膜会被破坏,连带茶叶一起“遭罪”。

(左为发霉,右为白霜)

  2、嗅觉,“白霜”是柑果香味,而霉化的柑普则是会有霉味、苦味及馊味的存在,很容易进行识别出来。

  3、触觉,柑果表面起“白霜”并不会影响小青柑质地发生变化,但霉化会使小青柑肌理结构受霉菌侵蚀,可轻易发生形变,异味等反应,可通过捏柑皮来进行辨别,柑皮声脆则霉变机率小。

  “白霜”并不会影响茶品本身的香浓度,相反还有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及茶饮感受的升华之处,而霉化则是会影响小青柑的整体香气滋味,且霉菌对人体还有害,在以后的小青柑选购当中,我们就会注意一些了,如果你身边还有人存在这样的误解,赶紧分享给他们吧。

  夏日炎炎,泡杯小青柑来再适合不过了~